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勇希
机构地区:[1]五邑大学
出 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9-10,共2页
摘 要:教育部统编的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书对《诗经·氓》的“氓”字注释是:“氓,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这个解释应该源自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二册),他对“氓”字的解释是:“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角”。两种释法极其相似,但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单单只有“民”和“男主人公”的释义是十分粗略的,特别是释为“民”的表述。这个“民”到底是理解为民众、平民、农民、贫民、人民,还是其他的古代特定称谓呢?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困难。因此,为了探明较为准确的释义,就需要对“氓”字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剖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