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国元[1] 王大印 Deng Guoyuan;Wang Dayin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阳550025 [2]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阳550025
出 处:《现代哲学》2021年第2期142-147,共6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贵州省国学单列项目“阳明学‘四句教’与中晚明理学发展衍化研究”(19G2GX32)。
摘 要:文本的差异要求我们思考阳明“临终遗言”,全书本《年谱》所载的“此心光明”,还是黄绾《行状》中的“为可恨耳”?与《哀感》《当道书》的论述相“矛盾”,表明周积问阳明遗言的情形是绪山编著《年谱》过程中的人为设计。嘉靖本《年谱》既有黄绾《行状》的“为可恨耳”,也有全书本《年谱》“此心光明”的记载。自黄绾《行状》到嘉靖本《年谱》,再到《年谱》全书本,呈现出从增加到删减的关系,证明《行状》所载“为可恨耳”方为阳明临终遗言的实际,“此心光明”是绪山编写《年谱》的杜撰。嘉靖本与全书本《年谱》内容上存在差异。阳明从祀孔庙、对阳明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后学中新思想动向的反省,是绪山将嘉靖本《年谱》编入《全书》,形成全书本《年谱》中进行增改删减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