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华 Wang Xiaohua
出 处:《孔子研究》2021年第2期37-46,共10页Confuci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论美学视野中的西方身体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7BZW06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文明冲突依然频繁发生的21世纪,有关对话的吁求也不断出现。然而,全球性对话不能仅仅依赖临时联结起来的地方性立场。关键的问题是找到可以进行对话的原点,建立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基本观念。由于文明冲突直接伤害的对象是生命,因此,人们必须在相应层面达成共识。在这方面,儒家的重身理念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线索。从先秦时代起,包括孔子在内的大哲就把人类领受为身体性存在,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落到实处。倘若能够进行必要的转型,这种话语可以形塑为一种地球村时代的生命伦理。与此同时,在它所形成的参照系中,我们不难勘探出文明冲突的深层起源。迄今为止,与文明冲突相关的信仰体系都强调精神价值而忽略了身体性存在,认为伤害身体并不等于伤害人。从这种意义上说,文明冲突与人们所信奉的二元论具有因果关系。在认识到上述事实以后,我们应该拒斥身体与自我的二元论,建立敬畏生命的普世伦理。如果仁民爱物能够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那么,我们将找到化解"文明冲突"的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