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爱物

作品数:122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杰杨海文谢树放祁福雪于志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访“三国” 品味经典
《小学生导读》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何晓 杨晗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以战争为主线,展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从黄巾起义与群雄初现到诸侯纷争与曹操崛...
关键词:历史小说 心胸狭窄 三国鼎立 仁民爱物 三国时期 《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历史风云 
风狂屋破情怀固——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探寻其济世情怀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4年第10期26-27,共2页刘秀芬 
杜甫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这表现在他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等方面。他继承、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他的一生,无论穷达都志在兼济天下,心忧百姓。“穷年忧黎元”(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关注百姓疾苦,倾诉百姓愿望,是...
关键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书·杜甫传 千汇万状 济世情怀 百姓疾苦 “三吏”“三别” 仁民爱物 汪茫 
“亲亲仁民爱物”的儒家文明图式——以《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为中心
《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杨海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项目号:22&ZD036);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课题“《孟子》深度解读及其思想研究”(项目号:20GZGX03)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工程资助。
《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原创性建构了“亲亲、仁民、爱物”的儒家文明图式,并被孟学史守正性重构。从原创性建构看,亲亲是血缘伦理之基,仁民是王道政治之本,爱物是自然生态之根;爱物、仁民、亲亲是由外而内的充实,亲亲、仁民、爱物...
关键词:《孟子·尽心上·亲仁爱章》 亲亲 仁民 爱物 儒家文明图式 
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传统生态文化基因
《现代交际》2024年第12期12-20,121,共10页顾萍 孔洁美 
202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习近平环境公平理念及其空间建构策略研究”(22KS08);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道路的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保障。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价值追求。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因中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道...
关键词: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 天人合一 仁民爱物 道法自然 使民以时 
通体与仁民爱物:西方通体性理论的缺陷及其补充之道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169-180,共12页南宫梅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美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通体性书写研究”(项目号21YJA752007)的阶段性成果。
“通体性”是一种融合了新物质主义和物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的后人类主义理论。它认为,所有生命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具身,同属包括人类在内的“超人类”整体,并发生持续不断的、物质性的、动态的及内在交互式的相互融通和塑造。“通体...
关键词:通体性 物质性 内在交互 伦理 仁民爱物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之当代审视
《现代交际》2024年第5期87-93,123-124,共9页张富栋 李广良 
黑龙江大学2023年学生学理论课题项目“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其当代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核心”(202334)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引发了生态危机,使得生态伦理的研究开始转向东方生态伦理范式,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找寻伦理资源,开展人类对待自然关系的道德革命。异于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佛家的“诸法无相”主题,儒家的“仁民爱物”将仁爱对象...
关键词:儒家 仁民爱物 生态伦理 天人合一 当代审视 
影响深远的北宋大思想家张载
《秘书工作》2023年第7期61-63,共3页钮则圳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称为“横渠四句”,历代传颂。“为天地立心”就是要有一颗生...
关键词:仁民爱物 为天地立心 横渠四句 张载 安身立命之所 绝学 立命 生生不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儒家生态哲学的融合创新——基于“两个结合”新视角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23年第3期36-43,122,共9页吴苇 刘红梅 
在“两个结合”的新视角下,对儒家生态哲学中蕴藏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及“协和万邦”等生态理念进行梳理归纳,可从自然观、民生观与全球观三个方面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儒家生态哲学的融合创新。这样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关键词:儒家生态哲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仁民爱物 协同万邦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的逻辑进路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20-24,共5页杨启帆 魏长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道德支撑问题研究”(19BKS140)。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的逻辑起点始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率先建构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儒家从“仁”的观念着手,逐步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走出一条“己、亲、民、物”的道德关怀路线,进而提出“仁民爱物”...
关键词:先秦儒家 生态伦理 天人合一 仁民爱物 时禁 
范成大与四川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5期61-67,共7页王珂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以出生先后论列,分别是:陆游、范成大、尤袤和杨万里。我们如果要给南宋诗人排座次,陆氏坐头把交椅,应该毫无异议。范、杨,则肩随其后,不过二人却难分轩轾,大概在伯仲之间而已,故世人常以“范杨”或“杨范”并称...
关键词: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 杨万里 仁民爱物 陆游 毫无异议 南宋诗人 排座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