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20-24,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道德支撑问题研究”(19BKS140)。
摘 要:先秦儒家生态伦理的逻辑起点始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率先建构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儒家从“仁”的观念着手,逐步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走出一条“己、亲、民、物”的道德关怀路线,进而提出“仁民爱物”的朴素生态爱护观。将这一伦理观落实到实践中,便得以形成一种“以时禁发”的行为准则,最终确立一条层层递进的逻辑进路,并成为当今应对生态挑战和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宝贵思想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