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史的会通书写——《征服与抵抗:后殖民视角下清代后期(1811—1911)的英汉翻译》介评  被引量:1

Review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s Conquest and Resistance in the Late Qing 1811—1911: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傅琳凌[1] FU Linling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  处:《东方翻译》2021年第2期88-91,共4页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基  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羊城青年学人课题“广州对外文化形象的建构研究:多模态语料库视角”(2019GZQN1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2020年度招标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英译研究”(CTS202001)的资助。

摘  要:引言随着翻译学的建立和学科体系日益成熟,翻译史研究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耕耘于该领域的学者们已取得不少成果,如马祖毅(1984)、陈福康(1992)、黎难秋(1993;2002)、邹振环(2012)等。目前已有的翻译史研究专著以宏观层面的简史、通史为主,特定时期的翻译史研究数量较少;而能实现中与外、宏观与微观、文学与非文学、史料与译论之间的会通,并在国际译学界发出中国声音的翻译史著作更是凤毛麟角。

关 键 词:翻译史 翻译学 英汉翻译 宏观与微观 会通 清代后期 学科体系 陈福康 

分 类 号: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H315.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