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乔见[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4期39-4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近代以降,梁启超开启了以“私德”“公德”这对概念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先河,随后这对概念遂成为学界论辩与道德评价的基本范式。笔者发现,梁启超等人的“公德私德”之辩实际上攸关“美德统一性”问题,而且,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相信“美德统一性”的观念。虽然学界对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定性尚有争议,但并不影响“美德统一性”是一有意义之议题(无论是在美德伦理学还是较为宽泛的美德理论的框架下都可以讨论此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