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罗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媒介批评》2018年第1期219-236,共18页Media Criticism
摘 要:一、何谓“中国传播学”“中国传播学”的生成和建制的过程是传播研究的知识生态、学科自觉意识、研究主体活动、研究方法等要素综合建构、编织的结果。当下学术界对于“中国传播学”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研究成果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能够意识到“中国传播学”意指传播学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及实践历程,在一定意义上与“传播学本土化”“传播学中国化”等同,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维度,即“中国传播学”是一个专有的概念(术语),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基于此,笔者拟用作为专有概念指称(术语)的“中国传播学”为起点,并就概念(术语)本身可能囊括的诸多面向进行阐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