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辜鸿铭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海峡影艺》2021年第1期5-30,共26页Strait Photography
摘 要:学博中西,被称为"清末怪杰"的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辜鸿铭原籍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辜厝。2004年2月10日,其在台湾的堂侄——原海基会会长辜振甫的太太严倬云女士回闽寻根时,为惠安县辜氏宗祠题字:脉承惠安。辜鸿铭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在当时,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国人的精神》),每人要收两块大洋的门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系列宣传活动中,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重头大戏——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型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再现了辜鸿铭先生在北京大学慷慨激昂演讲《中国人的精神》的画面,而这篇一百年前的文章,如今读来依然令人深思。本期特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