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哀情叙事  

The Sorrowful Narrative of the "Mandarin Butterfly School" Movie in the 192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晟[1] Feng Sheng

机构地区:[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1年第7期30-33,共4页Movie Review

摘  要:鸳鸯蝴蝶派(以下简称鸳蝴派)在大众眼光之中,常与“靡靡之音”“腐朽堕落”等印象联系在一起,正如有学者指出那样“自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广受观众追捧的同时背负着‘恶趣味’污名……是资产阶级玩世纵欲的颓废思想……”[1]诚然,由于鸳蝴派常描绘才子佳人之事,又多对爱情之哀怨,本就带着点小家子气,又恰逢时代风云际会,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左翼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创作理念主导了后来中国的文艺方向,因而在这一情况下,鸳蝴派自然因其对社会关系认识性的不足,对封建恶俗的批评力度不够而遭受批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了。

关 键 词:鸳鸯蝴蝶派 左翼文学 恶趣味 鸳蝴派 才子佳人 哀情 文艺方向 污名化 

分 类 号:J909.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