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西青300384 [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
出 处:《中国兽医杂志》2021年第2期66-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9KJ034);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01803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2740)。
摘 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其导致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胃肠炎症和免疫功能降低等。研究表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严重的免疫毒性,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是其攻击的主要对象[1]。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免疫毒性的机制。此外,单端孢霉烯会引起核糖体应激反应,并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如NF-κB,MAPK和JAK/STAT等。该毒素与核糖体的肽基结合后可以激活MAPK磷酸化,以调节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2]。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因其广泛分布及其对人和动物的高毒性,在人和动物健康方面备受关注[3]。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在其摄取、结合和整体生物活性(包括毒性)方面有显著不同,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侧基,这些侧基决定着它们的大小、极性和构象。
关 键 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镰刀菌属 免疫应答 免疫毒性 真菌毒素 应激反应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巨噬细胞
分 类 号:S859.8[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