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作品数:59被引量:25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华丽毕阳陈利锋俞刚冯建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降解及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5年第6期328-335,共8页宁雪悦 常晓娇 孙长坡 王峻 赵仁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104604)。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极易污染粮食、饲料及其制品,严重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近年来,为控制和消除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污染和危害,多种真菌毒素脱毒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具有高效、绿色等诸多优点的生物降解方法,已...
关键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降解酶 
中国小麦茎基腐病的农药防治策略与展望
《农化市场十日讯》2025年第1期15-18,21,共5页巫琪 余曼丽 曹立冬 赵鹏跃 曹冲 尹明明 程家高 黄啟良 
小麦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全生育期均可引发危害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初期会导致种子不能正常萌发、根部腐烂、叶片发黄;随着病程的发展,中后期茎基部出现褐变且易折断,茎节处产生红色或白...
关键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病原菌侵染 农药防治 真菌侵染 小麦茎基腐病 镰刀菌属 真菌毒素 细胞蛋白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燕麦中6种常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方法研究
《上海预防医学》2024年第7期653-660,共8页陈坡 宁霄 李景云 曹进 侯筱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10070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2021X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燕麦中6种常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方法,以监测燕麦中该毒素的含量。【方法】以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QuEChERS处理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样品提取净化策略...
关键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燕麦 响应曲面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玉米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风险-受益评估
《高电压技术》2024年第7期3010-3018,共9页段潇洒 满晨曦 高远 章程 刘振宇 方海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7140)。
评估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处理玉米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TCT)的风险与受益,是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文中采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对玉米中的TCT进行不同时间的减毒处理,计算玉米中TCT降解率与脂肪酸消减率;并参考...
关键词:纳秒脉冲等离子体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脂肪酸 风险-受益评估 食品安全 
粮食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的产生和影响
《食品安全导刊》2024年第8期167-169,共3页胡海生 高洁 杨厚兵 张巍 张广栋 张献垒 
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曲霉菌和镰刀菌是在粮食作物中产生真菌毒素的主要植物病原体。我国已被记录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是最常见的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真菌毒素。由...
关键词:真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诱导动物拒食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541-547,共7页杨旭 黄婷玉 宋汶羲 王优爽 刘雨 姜义宝 张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102739,3220287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82296,2021M690925);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362,212102110354);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A230010,23A230008);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202003067,202001033);河南农业大学青年英才项目(30500996,30500997);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KJCX2021A06)。
对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TS)进行了概述,重点对A型和B型TS诱导动物拒食反应机制,包括迷走神经、胃肠道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在TS引起拒食反应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预防和治疗由TS引起动物拒食等临床症状提供理论依...
关键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镰刀菌 食欲调控 拒食反应 
Paramyrothecium roridum中单端孢霉烯毒素生物合成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鉴定被引量:3
《生物技术通报》2021年第8期85-94,共10页岑由飞 朱牧孜 叶伟 李赛妮 钟国华 章卫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06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1515011702,2019A1515011829);广东省科学院百名青年人才培养专项(2020GDASYL-20200104012)。
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对植物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中单端孢霉烯毒素的生物合成基因tri5、tri12启动子进行克隆,分别利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以及荧光素酶表达系统对启动子核心区域进行鉴定,发现tri12的启动子片段12-f1对氨苄青...
关键词:Paramyrothecium roridum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启动子 克隆 鉴定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动物医学进展》2021年第5期108-113,共6页朱晓慧 陆启荣 胡嗣祎 王旭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培育项目(2662020DKPY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925)。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粮食和饲料中污染严重,主要是T-2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等,其毒性作用强,对人和动物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脱毒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生物脱毒。很多微生物被证实能够降解霉菌毒素,包括...
关键词:霉菌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T-2毒素 DON 生物脱毒 微生物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杂志》2021年第2期66-68,共3页张衍 李存 李留安 汤树生 李道稳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9KJ034);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01803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2740)。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其导致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胃肠炎症和免疫功能降低等。研究表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严重的免疫毒性,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是其攻击的主要对象[1]。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单端...
关键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镰刀菌属 免疫应答 免疫毒性 真菌毒素 应激反应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巨噬细胞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7
《动物营养学报》2020年第6期2543-2550,共8页闫昭明 李文睿 刘霜莉 陈清华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q1801017)。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多菌产一毒,一菌产多毒"的特点。动物一旦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将会由于摄入数量的不同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的累积...
关键词:霉菌毒素 防治措施 生物脱毒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