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浩伟 Jiang Haowei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摘 要: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拟想了三类“读者”,即西方英语世界中的普通读者、研究中国文学者和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者,并期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的研究使得以往一些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偏见能够缓解。但通过对书中“文学”一词释义的分辨,可以发现刘若愚不仅是参照英文“literature”的意义来选定中文中“文学”的含义,而且是以当下英语世界流行的文学的审美含义来选定英文“literature”的意义。这种“偏见式”的简化并非方法论上的失误,而主要是因为刘若愚在实际写作中所注意的潜在对象更多是当下英语世界中的读者,因此使他忽略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丰富性。而这恰恰与他所声称的中西文论间的普遍性形成了尖锐矛盾。
关 键 词: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读者 LITERATURE 普遍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