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晏中纪君陈志璐张丰年王昱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四川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华文文学评论》《魅力中国》《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刘若愚审美理论出发的追问
《华文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165-175,共11页邹菡瑜 熊飞宇 
刘若愚在谈论中国文学理论时,将技巧概念和审美概念比作一枚钱币的两面,并指出审美理论和技巧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一论述的追问,从中国文论史的角度出发,明确以下三点:技巧是通达作品之美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技巧理论的范畴...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技巧 审美 “文” “质” 
从图示到范式: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的中国接受
《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184-193,共10页袁劲 何敏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中古文学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17AZD0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视角与方法”(2018M641588)。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完稿于1973年,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国内学界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接受,从整体探讨刘若愚对艾布拉姆斯“四要素”分析图示的改造恰切与否,到具体评述形上论、决定论、表现论、技巧论、审美论、实用论等“六论”的...
关键词: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范式 关键词研究 方法论 
英语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159-165,共7页蒋浩伟 
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拟想了三类“读者”,即西方英语世界中的普通读者、研究中国文学者和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者,并期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的研究使得以往一些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偏见能够缓解。但通过对书中“文学”一词释义的分辨,...
关键词: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读者 LITERATURE 普遍性 
试析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以西释中”的研究方法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苏凌滢 
肯定了刘若愚"以西释中"的批评理论阐发模式在沟通中西诗学方面的独创性与贡献,同时亦指出这一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即具有明显的"西化"倾向。通过将其与中国古代文论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文论研究工作应从本国批评理论自身的基础与...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 以西释中 
对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中文本完整性和文论史体例的探讨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王昱 
比较诗学群体的崛起在于敏感地意识到,中国诗学迫切需要主动将自身整合入世界文学理论的话语系统,通过与西方诗学的沟通和交流改变边缘的国际学术处境。比较诗学在推进过程中有得有失,其中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中借鉴《镜与灯》的...
关键词:比较诗学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整体性 专题史 
中国古典诗学的“理论旅行”——以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为例
《文艺争鸣》2012年第9期33-37,共5页章颜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ZZ11_0075)
一当中国诗学在西方文化空间中进行传播并产生影响之后,中西方的诗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交汇并创造出前所未见、未闻、未及的新鲜思想。中国古典诗学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政治和经济的助力和推动下,开始获得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学 中国文学理论 刘若愚 20世纪70年代 旅行 中国诗学 文化空间 潜移默化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的技巧观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贺根民 
参以西学文化,立足世界文学视野来探究中国诗学的技巧观,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发掘了中国诗学的系统化思想。以言语为意义承载的技巧,跃升为揭示人类社会规律的道,刘若愚中国诗学的技巧之思,加重了世界文论领域的中国声音。
关键词:刘若愚 技巧 《中国文学理论》 
浅析刘若愚的创作与翻译——以《中国文学理论》为例被引量:1
《魅力中国》2011年第7期278-278,共1页陈晏中 陈志璐 
刘若愚是名满天下的美籍华裔比较文学研究家。他平生出版了八部与中国诗学有关的专注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它的比较诗学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刘若愚先生是一位难得的把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20世纪欧美文论结合起来的语际批评家...
关键词: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创作与翻译 
现代阐释的困惑:《中国文学理论》对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年第4期81-81,84,共2页陈怀利 
曹顺庆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型的角度认为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古代文论失去了自身的特质,其实《中国文学理论》不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而是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不仅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是一个伪问题,就只是对古代文论进行现...
关键词:古代文论 现代阐释 系统性 世界性文学理论 
评刘若愚先生的《中国文学理论》
《长城》2009年第10期9-10,共2页甘乐乐 
已故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刘若愚(James J.Y.Liu,1926~1986)先生的名著《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1975)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艾布拉姆斯 中西文论 刘若愚 中国文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