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挺[1] 李伟[1] YANG Ting;LI Wei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7期106-116,共11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权利视角下的学校治理变革研究”(20XJA880006);新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制度创新研究”(XJEDU040516B01)。
摘 要: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教师应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础,也是相关教师管理制度的建构依据。因公办中小学教师身份的获得是基于政府公务任用,以及从事代表国家履行义务教育责任的服务活动,具有典型的公务性与明显的公共性,凸显了将其纳入国家公职人员范畴的合理性。相比较来看,公办中小学教师拥有较大程度的职业自主权、更多要承担道德性责任义务,且权益纠纷救济具有行政可诉性,又彰显其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性。基于此,需要不断在相关制度上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明确与其特殊法律地位相符的权利义务体系,建立健全“教育公务员”制度,完善其权益纠纷救济渠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