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勾彦殳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评论》2021年第3期4-10,共7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解释团体”是费什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标志着费什从关注读者个人阅读经验到关注外在社会环境的转折。费什反对新批评的理论范式,认为文本的意义在于语词作用于读者所产生的一切理解、共识、困惑、联想、回答之总和,因此,批评的任务就是如实追溯读者阅读中的“误判——修正——再误判——再修正”的过程。他还对批评家提出了要求,认为批评家必须做“有知识的读者”。“解释团体”理论是对“读者反应批评”的一次修正和完善,费什认为,读者不是一无所知地面对文本,而是先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势对文本进行辨识和定义,然后选择解释策略,并在文本中寻找证据证实自己之前的预设。“解释团体”理论有效地解决了“理解的多样性与解释的有效性如何共存”的问题,并将传统与惯例引入考察的范畴之内,有助于启示我们重新思考社会结构与读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但这一理论思想也为理解文学与阅读活动带来了新的困惑,还需要我们在接受它的同时进行谨慎的考察和辨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