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久仁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23
出 处:《教育评论》2021年第7期42-50,共9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优质教育可及性与实现机制研究”(编号2020SJZDA117);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扶贫时代乡村优质教育可及性与实现机制研究”(编号2020SJZDA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公平感作为个体对现实社会客观差异进行价值感知和价值评估后的一种道德评判,影响着个体满意度。在城乡教育不公平客观差距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作为处境不利者,在微观境遇中面临前期教育机会、当下教育体验、未来发展预期等"关键所得"不利,在宏观层面上城乡二元制度分割秉持的"城市中心主义"对农村人污名化身份标签,系统塑造了农村籍大学生的不公平感受。提升农村籍大学生公平感,要在微观层面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以消解他们在"关键所得"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也要加强思想教育为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戴上积极乐观的"有色眼镜",更要在宏观层面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分割,在尊重城乡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制度体系。
分 类 号:G649.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8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