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香月 许树洁 祁双钰 刘心悦 王广[1] 杨雪松[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广州510632
出 处:《解剖学杂志》2021年第S01期92-92,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摘 要:PhIP(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是肉类在高温烹饪过程中形成的致癌、致突变性的杂环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广泛存在的食源性化合物或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动物体内细胞色素P450以及N-乙酰基转移酶2(NAT2)等途径进行代谢活化而带上正电荷,和DNA交联形成DNA加合物引起DNA损伤,并产生遗传毒性。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PhIP能引起乳腺癌、结直肠癌等,但在胚胎发育中的毒理作用尚不明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