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必恒[1] GUO Bihe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 处:《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7期18-29,共12页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典型理论引介到中国文艺界已历百年,其根已深扎在中国文艺沃土之中。无论是对于西方“原典”的释义,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演绎,典型理论研究领域都涌现出了琳琅满目的丰富成果。“典型”已然成为中国化的文艺观念、文艺主张与文艺学说,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方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代文艺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有新发展,典型理论在当代的新阐述与新演绎十分必要。传统典型理论聚焦的对象是形象,多数情况下专指人物形象,而非更为普广的艺术感性形式符号,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代创作实践脱了节。立足艺术文化学的视野,艺术典型二重性应为具体性与普遍性,其中,具体性包含感性形式、艺术形象、艺术经验等;普遍性则包含社会命题、意义内涵、观念精神等,二者的辩证统一范式可能更适合当代艺术典型的观照、认识和阐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