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刚刚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31-33,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近年来,格尔兹提出的"地方性知识"概念被应用于本土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去审视中国哲学,陈少明先生的《中国哲学:通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一文就属于这类尝试的代表之作。然而由于其对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理论的误解,造成此文的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拟在此文的基础上,对于"能否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9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