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金坤[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出 处:《唐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1期375-387,共13页Tang Dynasty Literature Study
摘 要:唐代大儒孔颖达奉诏主撰的《毛诗正义》,对唐诗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率先提出“三体三用”说,在“比、兴”释义上虽承旧说,却又有一己之新见,即“美、刺俱有比、兴”.其“比、兴”相融的萌芽思想,促使了唐代“比兴”融合理论的成熟.在“比兴”融合理论的影响下,在唐代诗人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的影响下,在政治事件迫害士人的情况下,唐诗比兴生态呈现出空前兴盛的气象.然而,对于孔颖达“比兴”意蕴之释义与唐诗创作比兴生态之研究,迄今尚未见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论述.本文拟就此作专门之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