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美及科学美感--基于科学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乔通[1] 胡扬洋 

机构地区:[1]许昌学院教育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2]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天津300387

出  处:《许昌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96-101,共6页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物理教师的科学认识论知识对其教学实践影响的个案研究”(2020-ZZJH-429)。

摘  要:国内科学美学徘徊不前的根源在于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没有基于真实的科学美感进行研究,科学美学理论的建构应当基于科学学习者的美感体验。科学美是主体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之后,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审美意象,是主体在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中科学图像的再创造,形成的情、景、理相互交融的感性世界。科学审美需要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而科学教育往往是将科学知识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略去了知识发现的生动鲜活过程,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科学审美体验。大量事实表明,科学美感产生于科学认识成功之后,而不是在科学探索阶段。科学审美心理活动的顺序是:首先,在科学认识成功之后,主体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与认知结果相应的科学图像;其次,主体对想象中的图像进行感知;再次,主体对科学图像的感知使其产生感知愉悦,在这个阶段,情、景、理相互交融,主体进入审美高潮;最后,主体对美感进行理智解释,做出审美判断。

关 键 词:科学美 科学美感 意象 

分 类 号:B8305[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