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21年第9期16-20,共5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 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金项目《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域下的教育惩戒问题研究》(编号:2020GA055)的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研究在目的、主体、标准、结果等方面存在争议:评价目的的争议聚焦于中小学教师评价目的是以奖惩为主还是以促进发展为主;评价主体的争议集中于多元化主体是否客观有效;评价标准争议的重点是共同统一还是关注个性差异;评价结果争议围绕注重自我反思还是注重专业指导。中小学教师评价作为一种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专业指导,其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而关于绩效奖惩的目的则需客观看待,并加以科学论证。为此,明确中小学教师评价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是当前相关职能部门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争议之处反映的正是中小学教师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