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自然”观念的两种诠释进路  被引量:3

Two Interpretative Approaches of Lao Tzu’s Concept of“Na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玉彬 Wang Yubin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21年第9期26-33,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庄子·齐物论》研究”(20FZXB045)。

摘  要:老子之“道”的基本义是宇宙生成论意义上的创生实体,由此而生“道无为而万物自然”的宇宙和谐状态,以及圣王效法天道而施之于人事的政治同构。在这种诠释进路中,老子不仅未对“民之自然”与“物之自然”作出区分,甚至还将“民之自然”等同于“物之自然”,“自然”不过是一种“自然如此”的整体性“宇宙—政治”状态;而且,既然“百姓之自然”不过是“圣王之无为”的附带结果,圣王之“无为而无不为”才是老子的核心关注。与之不同,老子之后的思想史更倾向于在“道性自然”的理解模式中将“道”诠定为内在于万物的存在本体,这样,“道”便不再只是圣人可守、可行的政治原则,而是万物、百姓都应守之、行之的本然“德性”;由此,自主、自由便可带入对“百姓之自然”的解读中,“无为”亦堪称圣人的“自然本性”,体现出更圆融的解释力。上述两种诠解“自然”的进路之间有着相当的理论差距,也是学界对“自然”的理解充满异见的根源。

关 键 词:老子 自然 无为  

分 类 号:B223.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