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伟 Liu Wei
机构地区:[1]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通化134002
出 处:《船山学刊》2021年第5期76-86,共11页Chuanshan Journal
基 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ZD20032)。
摘 要:陆九渊的生死哲学形成过程与心学构建过程是一致的,它源起于对安身立命的“宇宙”问题的思考,成熟于“鹅湖之会”上“易简功夫”与“发明本心”修身养命说的提出。陆九渊的生死哲学涵括了“血气”与“德气”的生命本质论,“人爵”与“天爵”的生命价值论,“大命”与“顺天休命”的命运论,“贵生恶死”与“生死合道”的生死态度论等四个层面。陆九渊生死哲学的特点是力图排斥佛家、道家的生死哲学,肃清这两家的影响,同时他又将对生死的认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可行性极强。陆九渊的生死哲学极具儒家特色,是他对生死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