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曼[1] 齐艳[1] 马沛虹 ZHU Man;QI Yan;MA Peihong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69-173,共5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8BP07);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DGY2019-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主题研究项目)(2572020DZ10)。
摘 要:朱生豪与梁实秋的莎士比亚翻译是我国翻译界的两大经典读本,长久以来,翻译批评界对于两位译者的比较争论不休。以后殖民理论翻译中的流派之一——巴西的“食人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梁实秋和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并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视域探讨二人翻译活动产生差异的原因。此外,以梁实秋的译本做对比样本,重点谈论朱生豪译本中存在的改写和创作所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朱生豪的译本中改写和创作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及其产生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