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化元素译介之哲学视域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媛媛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3期90-92,89,共4页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专业英语课程的模块构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专项扶持项目“中医英语翻译教学的创新研究——凸显意识形态构建”(项目编号:2020SKXK21)的阶段性成果;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共建课题——“系统哲学观照下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多元人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GZGJ97)。

摘  要:哲学作为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指导着一切学科范式,其思辨手段在翻译思想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德勒兹和伽塔里的“动态形成”、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和安乐哲的比较哲学作为三大代表性的翻译哲学视角,“和而不同”。通过选取文学作品中几个典型的文化元素案例,本文具体分析了三种翻译哲学思想对文化元素译介之影响,并进而指出:翻译作为一种动态性的阐释过程,必将彰显出译者与原文本“对话”这一主体性,在中国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安乐哲的比较哲学和异化翻译策略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 键 词:哲学阐释学 比较哲学 异化 动态形成 译介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