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1年第10期143-149,共7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项目编号:19ZD11)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电影表演自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新时期初期,形成了一个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塑造人格美的表演美学观。它由两种相反相成的美学风格组成,一个以塑造英雄人物为核心形成了威仪式人物审美,另一个是以塑造知识分子为核心形成了雅正式人物审美。前者发端于延安文艺传统,定型于"十七年",于新时期初期臻于完善;后者于新时期初期萌发,是对前者的一种反拨。它们共享了当时流行的审美积淀说的美学逻辑,共同建构了反映当时社会氛围和心态的情感行为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