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

作品数:210被引量:19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法赵法生桓占伟付林鹏拜根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顺”与“因循”——早期政治思想中关于秩序建构的张力缩影
《现代哲学》2024年第6期151-160,共10页贺敢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哲学中的状态描述研究”(24CZX014)。
“顺”与“因循”两个概念以其相似的语文含义与迥异的语境背景,在早期思想脉络中形成特殊的张力,凸显了政治秩序之崩坏与重塑的尝试过程。“顺”在多种语文线索、人文动机和思想层面中都是礼仪系统表述的环节之一,“因循”则在近似的...
关键词: 因循 威仪 自然 无为 
清华简《四告二》“帝宾工”说
《出土文献》2024年第4期88-97,172,共11页李举创 
清华简《四告二》伯禽的祷告对象是“帝宾工”,即帝廷掌管礼仪典常的官员,是人间相关官员在帝廷的对应。简文“明典司仪”后置,标明职司。“帝宾工”的出现,为研究西周帝廷的组成与分职提供了重要资料,其职掌也有助于认识商周“威仪”...
关键词:四告 帝宾工 威仪 
法相威仪:《吴全节十四像并赞卷》法服像研究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5期11-18,共8页陈粟裕 张建宇 
北京市政协“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服饰文化篇”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吴全节十四像并赞卷》表现了元代玄教第二代掌教吴全节一生中的14个重要场景,其中六幅描绘了举行道教仪式时穿着道服的法衣像。这些画像忠实反映了元代玄教高道的法服制度,其中玉环、如意莲花冠和织金法服体现...
关键词:吴全节 玄教 道服制度 织金锦 
威仪之美:先秦容礼礼义实践及其美育价值
《美育学刊》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李忠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17ZDA015);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重点项目“方苞三礼学的美学思想研究”(2022AH051013)的阶段性成果。
先秦容礼美育的主要内涵是在礼仪活动、礼典实行的过程中,注重容止形貌之美。在先秦礼制语境中,容礼主要指的是以容止为表征的容貌、体貌、形貌之美,这也是形式上的威仪之美。在实践价值上,先秦容礼不仅注重形式威仪之美,还强调在礼仪...
关键词:先秦 容礼 美育 实践 
威仪与节宣——“气”在礼仪世界中的理论形态与伦理意义
《江汉论坛》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贺敢硕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道家哲学中的状态语词研究”(2022M71345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文献视域下的先秦道家‘自X’结构概念研究”(23ZXC007)。
既往对“气”的哲学分析更多集中在对其本质属性的还原,而非对它在思想史中的理论形态作出探讨。早期思想中“气”的用例主要表现为对礼仪状态的解释,“气”的理论形态呈现为两个维度:具有可观性的展示、为了使其符合秩序所产生的“节...
关键词: 体气 民气 节宣 威仪 
宋代卤簿制度考论
《东岳论丛》2024年第5期54-65,共12页肖红兵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宋代墓葬石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02)。
宋代天子卤簿在传统的三等制度上增创黄麾仗卤簿,真宗时期改称小驾为鸾驾,形成大驾、法驾、鸾驾和黄麾仗四等天子卤簿制度。宋太祖时期将传统的“画衣卤簿”改革为“绣衣卤簿”,此后北宋君臣多次对卤簿仪礼进行修订和革新,形成系统的等...
关键词:宋代 卤簿 威仪 卤簿送葬 
从《文心雕龙》《文选》视角详析司马迁对于“文”的认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7-123,239,共18页汪春泓 
司马迁关于“文”的认识,除了发愤著书以外,还表现在《史记》某些篇章之中,他大致勾勒了在《诗》之后,屈《骚》之兴起,以及继《骚》而蔚为大观的辞赋之衍生与发展,总体叙述在汉初长江流域自中游到下游的演进踪迹,涉及吴王、淮南王及梁...
关键词:《史记》 《汉志》 汉官威仪 抒情传统 思想情感 形式技巧 文与笔 
二重原儒说——兼与陈来教授商榷被引量:3
《管子学刊》2023年第2期31-43,共13页武树臣 
原儒即探讨儒的本源。学术界存在两种原儒:以历史文化学、文字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商周即孔子之前的儒,以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探讨孔子儒家思想的渊源,简称史学原儒和学术原儒。两种研究各有价值,并行不悖,殊途同归。过于强调学术史研究的作用...
关键词:原儒 侏儒 小人儒 礼乐 威仪 
除非我们亲历--怀想侯一民先生
《艺术品鉴》2023年第2期98-105,共8页陈丹青 
昨天黄昏,侯先生去世了。今晨见到讣告,就坐下来回想他。侯先生,相貌堂堂,有威仪。如今市面见不到这等人物了。而他总是笑吟吟的,随时诙谐,但即便笑着,他仍然有威仪,而且深沉。讲到愤恨惨伤之事,他照样笑,但目光敛了笑意,用好看的眼睛,...
关键词:相貌堂堂 威仪 侯一民 怀想 诙谐 
权力的象征与延伸——读李水城《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
《四川文物》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霍巍 
权杖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权力的表达和象征物,在考古发现中多以各种质地的杖头呈现。通过对李水城教授所著《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一书的介绍,对中国各地出土的杖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评述,探讨哪些属于代表权力、等级、威仪等含义的“权杖...
关键词:权杖头 中外文化交流 社会威仪器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