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本体及其他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国荣[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01-106,共6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号:19ZDA033)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资助。

摘  要:从道德领域看,以成就人格为指向的道德进路,涉及德性伦理,其特点则在于注重道德本体。这里所说的本体主要指人的内在精神结构或意识结构,在道德领域,这种意识结构具有伦理的内涵并构成了人的道德行为展开的根据。考察道德本体,既需要关注规范与德性的关系,也应辨析"本体"与"工夫"的互动。在引申的意义上,与道德本体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应该"和"理由"之辩。道德本体的实质内容,表现为一般规范的内化形态,规范本身则规定了"应该"。但具体的道德行为同时又展开于特定的情境,后者为偏离规范所要求的"应该"提供了"理由"。通过调节"应该"与"理由"的关系,道德本体从另一侧面展现了对道德行为的具体作用。从行为的发生看,道德本体的作用同时体现于对行为的推动,后者进一步关乎对道德动力的理解。道德本体和道德行为,都并不是以静态的形式存在,而是展开为一个过程,从中国哲学的视域看,这里又涉及"生生"的问题。

关 键 词:道德本体 “应该”与“理由” 道德动力 生命完善 

分 类 号:B82-0[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