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旖桐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83
出 处:《海外英语》2021年第20期75-76,82,共3页Overseas English
摘 要:该文以Moment in Peking为例,一是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林语堂的译融于写的翻译式写作,讨论翻译作为不同文化空间之上的“第三度空间”所起到的民族文化身份构建作用,二是借助自建的中英平行语料库,Moment in Peking和张振玉译作《京华烟云》为数据源,通过索引林语堂原文的詈骂语、称呼语、中英混杂歌谣语料的外译倾向,按照出现频率和翻译策略排序归类,表明林语堂在创作中以传递中华文化为目标,在以目标读者为导向的同时,采取异化策略将某些中华特色语言词汇在厚语境下音译直译,以将语言陌生化的方式抵抗并挑战着主流英语的权威,彰显中华文化的身份与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