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翻译

作品数:109被引量:20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富王富姜奕杉张建萍李庆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中国翻译话语之历史文化路向探赜被引量:2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4-61,共8页宋庆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国家形象海外传播困境及提升路径研究”(2021BYY057);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践研究”(2021ZXWS06)的阶段性成果。
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讨论和思考。在文学/文化翻译中,翻译的文化要素和历史要素尤为重要,文化和历史深化于文本两端,是译者空间的核心要素,从内涵深处影响着各方意识形态认...
关键词:翻译研究 话语建构 文化转向 后殖民翻译 
后殖民翻译视角下的异化策略研究——以《京华烟云》文化负载词为例
《海外英语》2022年第10期65-66,共2页费磊 
自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后,翻译学家开始将意识形态、历史、种族和哲学在内的诸多因素纳入翻译研究范围,逐渐将翻译研究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相结合。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被引入翻译研究。在后殖民翻译语境下,译者倾向于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关键词:异化 后殖民翻译 《京华烟云》 文化负载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参照下《内经·素问》英译研究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75-80,87,共7页郑鸿桥 
莆田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9034)。
文化权力的级差使得科技典籍从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译介遭遇各种贬损:术语的类比式归化抹煞了译本的民族身份,文本内容的过度意译遮蔽了原作的语言特质,有效副文本的缺失隐去了原作的历史痕迹。《内经·素问》各典型译本的历时演进所...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 《内经·素问》 丰厚型异化 
写亦是译:基于语料库的林语堂语言文化外译研究
《海外英语》2021年第20期75-76,82,共3页张旖桐 
该文以Moment in Peking为例,一是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林语堂的译融于写的翻译式写作,讨论翻译作为不同文化空间之上的“第三度空间”所起到的民族文化身份构建作用,二是借助自建的中英平行语料库,Moment in Peking和张振玉译作《京华烟...
关键词:语料库 后殖民翻译 林语堂 Moment in Peking 
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角度浅析中国文化的翻译——以《华女阿五》为例
《外语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张丽娟 孟兆宇 
20世纪70年代,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发了对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浪潮。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后殖民翻译理论提倡用翻译这一话语实践重塑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进而促进不同文化尤其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 归化 中国文化 《华女阿五》 
后殖民翻译理论对中医针灸穴位名称英译的启示
《海外英语》2021年第6期35-37,共3页陈莹莹 扈李娟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翻译背后的文化和权利关系。中医针灸穴名含义丰富,但国际通用标准为代码形式,对穴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完全没有体现。针对此种状况,提出了在穴名英译过程中,应考虑采取异化、异化归化结合等翻译策略,并提出具体可采用...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 穴名英译 中医文化 话语权 
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取向、策略与问题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1期271-275,共5页张威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331).
翻译研究中的后殖民转向是继文化转向之后的深度发展,对身份政治、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等因素的关注使得译者由既往的被遮蔽状态走向显形。后殖民翻译理论家主张"异化""混杂""改写"等翻译策略,借此实现构建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意图。后殖民...
关键词:文化转向 后殖民转向 权力关系 混杂 异化 改写 
后殖民翻译书写中的记忆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116-123,158,共9页刘全国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从殖民视角反观和审视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生成过程中文化形态之间的权力争斗。在后殖民翻译书写实践中,记忆是译者翻译行为和读者阅读行为建构的起点,也是参与建构的重要的过程变量。在对后殖民翻译中记忆的内...
关键词:后殖民 翻译 记忆 文化身份 文化认同 
从后殖民翻译理论浅析《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译本中的翻译策略
《校园英语》2019年第43期238-239,共2页吴静 
后殖民翻译理论倡导多元文化,旨在保留和彰显弱势文化特有元素并将其译入强势文化,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英译本使用了大量后殖民翻译策略,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译者所采用翻译策...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理论 抵抗式翻译策略 杂合 启示 
共有系统论与翻译的社会学研究——安东尼·皮姆的共有系统论述评
《社科纵横》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王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项目批准号:12YJC740100)阶段性成果
安东尼·皮姆把"共有系统"的概念引入到翻译史研究,企图跳出翻译、文化的概念而在整个社会的大框架下来重新阐释翻译史中的诸多现象。首先介绍了皮姆的共有系统论,并着重评述了他的两个翻译共有系统,即12世纪托莱多共有系统、15世纪西...
关键词:共有系统 翻译的社会学研究 反思后殖民翻译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