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民德 余敏辉[2] Zheng Minde;Yu Minhui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山东聊城252059 [2]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5期28-31,共4页Jiangsu Local Chronicl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17);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聊城运河船闸的时空演变及其价值研究(项目编号:ND2D202104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明清两朝,江苏沿运区域属徽商重点经营范围,他们不但集聚于苏州、扬州、淮安等大城市,甚至连一般的市镇、乡村都遍布其足迹,在商业领域异常活跃。在经营方式上,其既有坐贾,通过开设店铺,出售货物,获取利益,也有转运南北商货的行商,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为融入地方社会,获得民众认同,徽商往往通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及公共事务提高社会影响力,强化自身话语权。徽商在江苏运河区域的经营,一方面刺激了大量商贸型城市的崛起,活跃了当地市场、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使运河文化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积极进取的特点得以展现,增强了江苏区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