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辉

作品数:61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俞正燮大运河考据徽商经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献》《中国农史》《古籍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加强新时代徽学研究的思考和建议——兼论田野调查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徽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3-11,共9页余敏辉 
2020年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明清徽商与长三角大运河关系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GXXT-2020-032)阶段性成果。
2021年10月18日-21日,以“新时代·新使命·新徽学”为主题的第二届徽学学术大会在黄山市召开。徽学资深专家、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显恩在大会上呼吁,,“专业人员与博雅之士要相互结合”,“共同助力徽学研究创新发展”,由此引发与会...
关键词:徽学 成果转化 推广普及 协同推进 博雅之士 凝心聚力 学术价值 叶显恩 
大运河长三角中心区段文旅融合现状与发展路径被引量:4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8-13,共6页任唤麟 余敏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AHSKZ2019D004);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AHSKXZX2020D15);淮北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kctd19048);四川省旅发委遗产旅游研究基地重点项目(YCA17-01)。
大运河长三角中心区段是文旅融合的典型载体,在文化资源赋存与传承利用、文旅建设关注度、文旅精品带构建、文旅经典园区接续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长三角中心区段具有资源、区位与市场优势,呈现双赢逻辑、潜能挖掘与业态创新的融合趋势...
关键词:大运河 文旅融合 长三角中心区段 
明清江苏运河区域的徽商及其社会互动
《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5期28-31,共4页郑民德 余敏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17);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聊城运河船闸的时空演变及其价值研究(项目编号:ND2D2021041)”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清两朝,江苏沿运区域属徽商重点经营范围,他们不但集聚于苏州、扬州、淮安等大城市,甚至连一般的市镇、乡村都遍布其足迹,在商业领域异常活跃。在经营方式上,其既有坐贾,通过开设店铺,出售货物,获取利益,也有转运南北商货的行商,以赚...
关键词:徽商 运河 社会 商业 
沉潜书海 金针度人--《安徽文献总目》读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10-112,共3页余敏辉 
我与牛继清教授初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同在学校历史系(后改为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和相关课程教学的缘故,因而一直关注他的研究课题进展和成果出版情况,如《十七史疑年录》(黄山书社2007年)、《安徽金石略(外二...
关键词:黄山书社 三秦出版社 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化旅游 九十年代 疏误 金针度人 
试论徽商对运河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被引量:2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余敏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AHSKZ2018D19)。
徽商与大运河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者之间是一种双向型良性互动关系。徽商称雄商界300年离不开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的丰厚滋养,徽商既促进了运河城镇城市化进程,又促进了运河城市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社会进步,还促进了运河城市...
关键词:徽商 大运河 运河城市 “无徽不成镇” 
试论大运河在徽商兴盛中的作用和影响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5期113-121,共9页余敏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安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AHSKZ2018D19)阶段性成果。
徽商与大运河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者之间是一种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徽商能够称雄商界300年,离不开大运河这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的丰厚滋养。大运河不仅促成了徽商由地区性商人发展为全国性商帮,而且促进了徽商与外界经贸往来和文...
关键词:大运河 徽商 徽商文化线路 徽商精神 
试论大运河在徽商兴盛中的作用和影响
《徽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10-18,共9页余敏辉 
最近有学者撰文指出,大运河(中国大运河简称,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让徽商"从边缘地区走向城市中心",且"只有走出封闭隔绝的连绵群山,来到大运河这个大舞台,徽州人才大有作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
关键词:大运河 徽商 浙东运河 作用和影响 浓墨重彩 大有作为 
用乡音留住乡愁的一部力作——《黟县方言通汇》读后感
《徽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26-29,共4页余敏辉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至今仍能讲一□流利家乡话的黟县子民,一个远离故土家园近三十年的外乡游子,一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长期耕耘的高校教师,当我翻阅着徽州文化学者、原黟县中学校长胡时滨编著的《黟县方言通汇》(黄山书社2018年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山书社 徽州文化 读后感 通汇 高校教师 中学校长 家乡话 
大运河安徽段文化遗产研究二题被引量:5
《宿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1-4,15,共5页余敏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AHSKZ2018D19)。
大运河安徽段作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遗产价值大,而且体现出埋藏地下多、待解之谜多、传说故事多、原有功能多的鲜明特点。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安徽段文化内涵,既要弘扬历史凝炼的文化,还要保护遗存承载的文化、活...
关键词:大运河安徽段 文化 遗产 
关于唐宋汴河的初步探讨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6-10,共5页余敏辉 
2018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18CX062)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虽然隋唐大运河各个河段都有漕运功能,但其中汴河是最主要的漕运航线,且最具代表性。如果说"成也运河,...
关键词:唐宋汴河 通济渠 漕运 大运河文化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