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

作品数:84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惠娟余东丁敏林天云曹莉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书法的知识考石到金针度人——由《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谈起
《荣宝斋》2024年第9期134-139,共6页陈杞阳 
成文于一九六三年的《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是沈尹默书法创作研究的扛鼎之作。六十一甲子,再读其文,其中看似平常实则重要的韬略和观点,特别是对“二王”法书的技法谱系源流考、以及真伪、得失的分析,对当下书法精英...
关键词:沈尹默 王字 民国书法 贴学 
实践真知,金针度人——读杨成凯先生《古籍版本十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杜志勇 
杨成凯先生(1941—2015)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在现代汉语语法、版本目录学、词学、英文翻译等领域皆有建树且卓然成家。2023年4月,国家图书馆向辉先生把杨成凯先生著述中有关古籍版本的内容整理成为《古籍版本十讲》(以下...
关键词:古籍版本 语言研究所 版面设计 现代汉语语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 向辉 版本目录学 国家图书馆 
金针度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广东省针灸推广运动研究
《医学与哲学》2023年第22期71-75,共5页肖雄 
202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科共建课题(GD23XZL07)。
在新中国卫生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双重需要下,广东省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开展针灸推广运动。受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运动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通过针灸推广运动,国家权力对医疗资源进行了有计划的组织利用与重新配置,为广东省积累了卫生...
关键词:针灸推广运动 广东省 针灸疗法 
传承中的创新视野
《南方文物》2023年第3期63-64,共2页雷兴山 
刘绪老师虽然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但他的教诲却是永存的。刘老师各个时期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刘老师的思考往往是从田野考古的材料和现象出发,对学术问题进行宏观、全面地把握和分析。从学术视野来说,他并不限于夏商周时期考古...
关键词:论文选题 刘老师 学术态度 田野考古 夏商周 学术视野 金针度人 门户之见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青年作家》2023年第4期140-140,共1页顾建平 
裘山山女士的讲演录《迷人的短篇小说》是一篇坦率诚挚的作家自述。关于怎样写好短篇小说,她从发现好素材、找到好的切入角度、选择好的讲述方式三方面讲了她的创作心路。关于“怎样的短篇才算是好短篇”,她概括为新、深、亮三个字。对...
关键词:裘山山 讲述方式 文学追求 创作心路 金针度人 切入角度 讲演录 写作者 
躬身细读 金针度人——孙绍振教我深耕文本解读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陈成龙 
孙绍振老师教导我,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他指导我解读文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要读出你自己的理解,不要迷信,不要盲从”;二是个性化阅读“要努力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三...
关键词:孙绍振 文本解读 教学转化 
守正创新,金针度人——访著名清史学家李治亭研究员
《殷都学刊》2022年第4期118-124,共7页朱昌荣 
为系统梳理新中国清史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其取得的巨大成就,继承老一辈史学工作者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优良学风,《清史名家面对面》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遴选20位左右德高望重、学养深厚的著名清史学者进行专访。现推出著名清史学家李治...
关键词:史学工作者 清史研究 我的大学 优良学风 金针度人 学术研究 守正创新 学以致用 
文人年谱编修的三种疏误
《文学自由谈》2022年第4期138-145,共8页刘阳 
已不知几回,每逢新生导学场合,我推荐给学子们的第一种入门读物,总是文人学者的年谱。因为这等于起先就拿金针度人,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满怀理想朝气时,树起高大上旌旗,引导其少走弯路。我自己就是这么摸索过来的。记得昔年读《夏承...
关键词:夏承焘 疏误 战垒 徐朔方 金针度人 文人学者 年谱 
智慧互联研备考 金针度人绣春风——第六届全国“高精准”新高考备考研讨会侧记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崔晓敏 
时当冬之孟,读书日日忙。2021年11月26日—27日,和着高考备考的铿锵节奏,伴着一年一度的冬学热潮,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杭州铭师堂教育提供技术支持的“第六届全国‘高精准’新高考备考研讨会”(线上)成功举办。智慧互联...
关键词:高考备考 金针度人 智慧互联 教学技巧 成功举办 分析角度 线上互动 
“金针”度人忆少华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年第24期6-6,共1页范基公 
回忆亦师亦友的著名作家韩少华,范老师感慨万千。将“莫把金针度与人”改为“愿把金针度与人”,体现了韩少华人品,也成为范老师当教师的座右铭,“传道、授业、解惑”尽心尽力,无保留。
关键词:韩少华 亦师亦友 解惑 金针 老师 座右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