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彭松[1] ZHANG Pengsong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武陵学刊》2021年第6期1-7,共7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传统儒家资源研究”(15BZX109)。
摘 要:“现代性”发端于启蒙时代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积极肯定与张扬,是目前文明程度最高、进步空间最大的伦理文化资源。中国的“现代性”,表面上看,是依托西方“现代性”而产生和发展的,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下产生,是西方伦理文化的附属品;但实际上,它产生自悠久而深厚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国“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也不可能沿着西方“现代性”的生成逻辑而是沿着明清之际启蒙伦理思想中反理学的平民化路径产生的。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确立了以气质一元论为前提、自我利益追求为道德内涵的自然人性论,为中国“现代性”之路提供了最初的本土资源和生成的内在逻辑起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