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以黄河河南段地区为例  被引量:4

Study on l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open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Taking coastal area of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艳华[1] 王令超[1] 王自威 田燕[1] 樊鹏[1] 杨青伟[1] Song Yanhua

机构地区:[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22期210-218,共9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212400410263);河南省青年科学基金(编号:212300410168);河南省科学院基础科研项目(编号:200601028、200601078);河南省科学院科研智库项目(编号:210701004)。

摘  要:为了探索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改进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并分别采用2种模型对河南省黄河沿岸9市2017年生态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研究区各市耕地生态生产性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但多市消费足迹低于生态承载力。(2)经消费系数和用地结构调整系数修正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评价结果可明确区分生态足迹中区域内部消费足迹与承担的外部区域消费足迹,对研究区生产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3)能源消费是研究区各市生态承载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是左右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研究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能源消费,需在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提升化石能源用地承载力、降低能源消费足迹。研究得出,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下区域生态承载状况的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提出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河南省土地用地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等工作提供参考,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开放式 消费调整系数 用地结构调整系数 

分 类 号:X2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18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