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雯丽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宁波3153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21期12-13,共2页
摘 要:艾略特《荒原》的典故之烦琐复杂,给诗歌分析带来了许多困难,文章将以艾略特诗学创作理论"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作为切入点,寻找隐藏在繁杂文本下的多重叙事声音,同时结合诗歌文本内容与创作时代背景,探究多种叙事声音在《荒原》中是如何做到和谐共存及其呈现的艺术效果,探讨分析两大诗学理论对叙事声音的升华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