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中的论议轨式论略  

Brief Discussion on Debate Ceremony in Early Buddh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剑平[1] 赵婕 He Jianping;Zhao Jie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5期45-53,共9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30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早期佛典保留了论议规则的最初模型,即论议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应守的行为准则。可概括如下:一、在论议的内容上,必须是与佛法"有饶益者";二、论议要讲究逻辑;三、论议不得妄语;四、在佛教论议双方礼仪及风度规范方面,推重善论,倡导"柔濡言",强调在论议时应具备"无诤"品质,讲究次序,尊崇长者,以旧为先,以客为先;五、在判别论议胜负方面,有默然堕负与默然成论之说。此外,佛教在六斋日也制定了面对外道扰乱论场时的法规。早期佛教论议的这些简易仪轨,为此后大乘佛教论议的日臻完善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早期佛教 论议 轨式 

分 类 号:B949.1[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