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中乡土文化的缺失与重塑:基于文化公平视角的思考  

On the Loss and Re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 in Rural Educ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丽娜 周福盛[1] 周庆 MA Lina;ZHOU Fusheng;ZHOU Qing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出  处:《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58-65,共8页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问题研究”(16NXJA01)。

摘  要:乡村是中华民族之本,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乡村教育立于乡村,本源上带有浓厚的乡土文化基因与特征,只有根植于乡土,沐浴乡土文化的阳光雨露,汲取乡土文化的丰富营养,乡村教育才能够茁壮成长。然而,在汹涌的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乡村教育成了缺少乡土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学校的“悬浮”异象、教师的“离土性”蔓延以及学生的“边缘化”境遇,都是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渐行渐远的真实写照,使乡村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内在逻辑。从文化公平的视角看,作为一种深具乡土文化特色,拥有独特内涵和价值的教育类型,需要我们从制度、理念、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基本形态,从而使其承担起守护与传承乡土文化,培养乡村少年家国情怀和完整人格的时代责任。

关 键 词:乡村教育 乡土文化 文化公平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