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鲍永玲[1]
出 处:《学术界》2021年第12期37-44,共8页Academics
摘 要:1784年,康德在《什么是启蒙》里提出“未成年状态”“启蒙”和“人不仅仅是机器”等重要观念,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里则围绕人性问题,着重阐释了“曲木”和“森林里的直木”这一对立而又互生的生命隐喻,并认为它所引发的甚至是“最后才能被人类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深入思考康德的“启蒙”观,可以揭示出“Sapere aude”在除“勇敢地运用你的理智”之外,尚有肯认意志、勇气和决心等情感能力的复杂内涵。生命隐喻是重新深入思考康德“启蒙”观的重要钥匙,“曲木-直木”这一对略显矛盾的隐喻,与康德对“启蒙”任务的反思及辩证也有着重要关联。康德提出的“强制的艺术”(die abgedrungene Kunst)这一设想,则揭示出“启蒙”必然面对的“如何教化自由人”的悖论以及彻底反思人的使命的必要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