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益行 张佳(综述)[1] 付军科[1] 张广健(审校)[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61
出 处:《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基 金:陕西省高校联合项目一般项目(2020GXLH-Y-012)。
摘 要:在中国癌症统计中,食管癌发病率居第6位,死亡率居第4位[1]。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根治性手术是可切除性食管癌的优先选择。近年来,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不断发展,与开放手术相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具有更高的术后存活率[2~4]。因此,MIE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可切除性食管癌的一线术式。气管食管漏(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是食管切除术后一种少见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气管与食管之间形成的病理性交通。早期症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尽管食管切除术后TEF发生率不高,但致死率极高[5,6]。MIE术后一旦并发TEF,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就MIE术后如何预防及治疗TEF进行文献总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