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出 处:《教育观察》2022年第3期52-54,78,共4页
摘 要:基于皮亚杰认知理论的高宽课程在我国备受关注。近年来,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重新被教育者探讨。笔者选取了基于维果斯基理论开发的心智工具课程,以及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利津游戏,同高宽课程进行对比。对比发现,三者都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重视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然而,三种课程在课程目标和教师参与程度方面有所区别,这是因为三者的理论基础不同。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重视儿童的自我调节,强调儿童的自主建构。维果斯基还特别提出了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鹰架作用,因此心智工具更加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与其他两者不同,利津游戏是根据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提出来的,因此游戏种类更为丰富。在评价方面,高宽课程有系统的评价工具,另外两者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评价工具。
关 键 词:幼儿园课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理论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分 类 号:G610[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