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研究——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佳佳[1] 郝会肖 刀妹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50550 [2]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出  处:《今传媒》2022年第2期104-107,共4页Today's Mass Media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模态视阈下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英译与传播研究”(20YJC74001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走向世界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对照)”(SKPJ202119);2021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双语数字展馆开发与实践——以傣族孔雀文化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活态性特征,民族志诗学的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译介,以及基于双语语料库和数字展馆开发等数字档案式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激活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新价值,向世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审美意味。

关 键 词:民族志诗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介传播 《召树屯》 

分 类 号:G125[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