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诗学

作品数:54被引量:30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治国叶舒宪耿占春段峰曹成竹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翻译》《昭通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志的诗性书写——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创作
《昭通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刘启涛 雷祖娴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彝族汉语诗歌的民族志诗学话语研究(2021BWX041)”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彝族汉语诗歌的美学特征研究”(YB2023068)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2186)资助成果。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是1980年以来四川凉山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诗人群落,诗人们在创作中一方面积极传承彝族传统文化艺术,在美学风格上带有着鲜明的民族印记;另一方面立足于凉山本土风物和日常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学社会学元素。当代...
关键词:大凉山 彝族诗歌 民族志诗学 
从英雄观到“英勇味”:格萨尔史诗传统的民族志诗学阐释
《西北民族研究》2024年第6期103-123,共21页央吉卓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编号:16ZDA1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格萨尔史诗叙事传统关键词研究”(编号:21CZW057);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资助计划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的阶段性成果。
格萨尔史诗以其宏阔的战争场面、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作为英雄史诗的典范之作,格萨尔史诗塑造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众多英雄形象,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人们的英雄观及其背后的英雄叙事传统...
关键词:英雄观 “英雄味” 格萨尔史诗 勇士/王者/尊者 民族志诗学 
杰罗姆·罗森伯格民族志诗学述评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4期94-111,共18页蒋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翻译与研究”(21&ZD2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中叶,美国诗人杰罗姆·罗森伯格提出了“呈现部落诗歌价值”的民族志诗学并据此创建了一套将诗歌创作、诗歌文本形态与现场表演融为一体的诗学实践。他发掘了印第安部落诗,将其与先锋派创作实验相结合,在“总体诗”理念的指导下...
关键词:杰罗姆·罗森伯格 民族志诗学 部落诗 先锋派 
声音、表演与民俗的“再发现”:新媒体网络传播情境下的中国当代民族志诗学发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47-161,共15页邱婧 李薇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ZD27)阶段性成果。
在网络传播情境下,当代民族志诗学涵盖了少数民族作家生产并以诗歌、歌谣、民歌等形式介入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少数民族文学文艺作品,其发展和传播特性可以归纳为声音、表演与民俗的“再发现”。民族志诗学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向多空间和多...
关键词:民族志诗学 网络传播 新媒体 
民族志诗学视阈下民歌“河州花儿”的英译反思被引量:1
《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4期63-73,共11页万兵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花儿”的翻译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花儿”翻译作品及翻译研究的学术论文寥若晨星。民族志诗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如何记录与翻译土著民族口头诗歌以保留或还原特有的诗歌性、表演性的诗学理论,对于“花儿”这种典型的口...
关键词:民族志诗学 “河州花儿” 英译 
民族志诗学视角下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李小婷 刘君红 
湖北省教育厅哲社科重点项目“三峡移民语言接触深度调查与理论研究”(21D022);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近代海外旅华游记中的西南少数民族形象研究”(22ZD052)。
从民族志诗学视角,基于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遵循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原则,分析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对《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这一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本微观分析发现:“许译本”的民族...
关键词:民族志诗学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民族文化 词牌名翻译 民谣翻译 
马德清诗歌语言的民族志诗学语汇特征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2期33-36,共4页麦吉作体 
20世纪后期以来,“民族志诗学”理论进入中国,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杨利慧等学者进一步引介了“民族志诗学”。在具体的理论运用和个案研究中,国内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民族志诗学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因诸多角度的原因,有着不...
关键词:文学创作者 民族志诗学 诗歌语言 地方性知识 文人创作 人物志 风物志 朝戈金 
民族志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研究——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
《今传媒》2022年第2期104-107,共4页任佳佳 郝会肖 刀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模态视阈下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英译与传播研究”(20YJC74001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走向世界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对照)”(SKPJ202119);2021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双语数字展馆开发与实践——以傣族孔雀文化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活态性特征,民族志诗学的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以傣族叙事诗《召树屯》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译介,以及基于双语语料库和...
关键词:民族志诗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介传播 《召树屯》 
少数民族口传史诗外译模式研究被引量:5
《外语学刊》2021年第6期61-66,共6页郑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玛纳斯》艾什玛特唱本的英译及口传史诗翻译研究”(19BZW175)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英译及对外传播能进一步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文学和文明,促进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平等对话与融合。然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在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发...
关键词:《玛纳斯》 深度翻译策略 语篇意识 民族志诗学 
基于文化传播的赫哲族口传文学《伊玛堪》翻译探究
《海外英语》2021年第23期104-105,共2页潘玉姝 
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英译研究”(编号:18YYC264)的阶段性成果。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间口传文学,是赫哲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文以《伊玛堪》英译本为例,探究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赫哲族伊玛堪文化的对外传播。鉴于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口头性和表...
关键词:《伊玛堪》 归化异化翻译 深度翻译 民族志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