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际生活中的沉思:从当代德国哲学谈开去——庞学铨教授访谈录  

Comtemplation on Sufferings in Life:A Perspective from Contemporary German Philosophy——An Interviewwith Professor Pang Xuequ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晓晓 路强 LIU Xiao-xiao;LU Qiang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2]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8

出  处:《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14,共6页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在思辨的体系哲学逐渐式微之后,当代德国哲学的复兴在于对我们所遭际的生活世界进行沉思;与开启生活世界转向的法国哲学不同,前者更多是以一种浪漫性、解构性的姿态呈现,当代德国哲学家都是从古典哲学中吸取思想资源来解决当下生活世界和实践领域的新问题,所以,他们对生活经验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大多呈现为系统、哲思的理论形态。这种生活世界的转向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同样也为中西哲学的交流打开了新的理论视域和可能面向;而不同哲学进行交流的前提则是共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以及始终秉持的批判性,这种批判精神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对从德国哲学土壤中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孤立地进行研究,必须将其放在德国哲学历史的逻辑中,并在和西方哲学的对话中进行审视。

关 键 词:德国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哲学 古典哲学 中西哲学 法国哲学 浪漫性 

分 类 号:B516[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