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晓 路强 LIU Xiao-xiao;LU Qiang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2]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8
出 处:《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14,共6页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在思辨的体系哲学逐渐式微之后,当代德国哲学的复兴在于对我们所遭际的生活世界进行沉思;与开启生活世界转向的法国哲学不同,前者更多是以一种浪漫性、解构性的姿态呈现,当代德国哲学家都是从古典哲学中吸取思想资源来解决当下生活世界和实践领域的新问题,所以,他们对生活经验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大多呈现为系统、哲思的理论形态。这种生活世界的转向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同样也为中西哲学的交流打开了新的理论视域和可能面向;而不同哲学进行交流的前提则是共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以及始终秉持的批判性,这种批判精神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对从德国哲学土壤中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孤立地进行研究,必须将其放在德国哲学历史的逻辑中,并在和西方哲学的对话中进行审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9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