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黑龙江省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克罗诺杆菌污染状况及分子分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闫军[1] 孙巍[1] 遇晓杰 胡锦瑞 于艳玲 周海健[3] 崔志刚[3] 陈宝泽 刘祎婷[4] 陈万春[4]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30 [2]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口570203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4]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齐齐哈尔161000

出  处:《卫生研究》2022年第1期128-130,共3页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基  金:黑龙江省卫计委科研课题(No.2018571);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数据库及溯源网络建设项目(No.2018YFC1603804)。

摘  要:目的了解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克罗诺杆菌污染状况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3—2014年采集黑龙江省婴儿配方粉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各类样品2405份,进行克罗诺杆菌检验,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种群结构分析。检索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克罗诺杆菌分子分型数据库和国际MLST数据库(https://pubmlst.org/cronobacter/)进行比对。结果 2405份样品中16份检出克罗诺杆菌,其中10株为阪崎克罗诺杆菌,6株为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PFGE分型将16株克罗诺杆菌分为10个型别,存在同一生产线不同环节分离菌株带型相同的现象,其中2个带型与其他省份菌株带型相同或极其相似。MLST将16株菌分为5个ST型,分别为ST7(6株)、ST37(4株)、ST1(3株)、ST4(2株)、ST117(1株)。其中ST1、ST4、ST7型菌株是国际流行株。结论婴儿配方粉加工环节是克罗诺杆菌污染的重要环节之一,黑龙江省克罗诺杆菌分离株中存在国际流行株。

关 键 词:婴儿配方粉 加工过程监测 分子分型 克罗诺杆菌 

分 类 号:R155.57[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