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与契诃夫小说的比较阅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希 

机构地区:[1]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22-24,共3页

摘  要: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鲁迅及契诃夫对现实镜像的刻画,显示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性。阅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鲁迅自身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聚焦于人物身份与社会现实交合的撕裂。从《呐喊》的后期创作,我们还可以感受到鲁迅对自身"青年思想导师"这一身份的排斥,这种对社会,对自身的思想反思是贯彻于鲁迅的创作之中的。即便文中多以"我"为第一人称视角,来纵观全篇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并非是创作者,其更像一个冷眼旁观的看客,来描叙文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因此,鲁迅小说的大体方向是呈客观公正的。

关 键 词:《呐喊》 鲁迅小说 契诃夫小说 后期创作 人物身份 看客 第一人称视角 冷眼旁观 

分 类 号:I2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