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管弦乐写作的不同思维倾向——马思聪《山林之歌》第一乐章与辛沪光《嘎达梅林》音乐构建方式比较  被引量:4

Diverse Compositional Approaches to Orchestral Work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P.R.C.: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Techniques between MA Sicong’s The Song of the Forest andXIN Huguang’s Gada Meire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新[1] 李峥 GUO Xin;LI Zheng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出  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6-34,73,共20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中央音乐学院“十四五”规划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作曲技法的衍变》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JC02。

摘  要:文章将马思聪《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和辛沪光《嘎达梅林》这两部作品,作为中国建国初期专业作曲技术衍变的研究课题。在追溯两位作曲家创作思维形成的过程和了解作品概况后,文章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这两部作品中对中国民歌旋律的器乐化处理方式、西方多声思维的融入过程与乐队音响的写作风格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上。通过两部作品在这三个方面与西方经典管弦乐作品在写作上的共性对照,文章探讨在建国初期的社会环境下,两位作曲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思维倾向以及各人在中国器乐音乐创作衍变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关 键 词:《山林之歌》 《嘎达梅林》 民歌器乐化处理 多声思维融入 乐队写作风格 

分 类 号:J614.3[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