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边远地区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惠芸芸 

机构地区:[1]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小学

出  处:《天津教育》2022年第6期46-48,共3页Tianjin Education

摘  要:普通话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重要能力。在我国民族边远地区,大多数实施“民汉兼通”的双语教育政策,但由于汉语使用较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并不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浓郁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民族语言、周围语言交际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学生的日常表达语言是本地民族语言,汉语使用较少,使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提高语文应试成绩。

关 键 词:语言交际环境 双语教育政策 传统教育模式 语文综合素质 特殊地理环境 普通话表达能力 日常表达 民族语言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